剛開始畫畫只是因為喜歡卡通,吵著媽媽幫我買幾本卡通畫冊,裡頭全是只有線條的圖,拿著彩色筆努力的不把顏色塗出框外,一筆一筆的塗滿,看著完成的畫心裏總會有驕傲感,雖然只是塗上顏色而已對那時候的我來說,已經算是完成一幅畫了。之後漸漸厭倦塗顏色了,開始想要畫些自己想的,但是卻沒辦法,畫出來的盡是些和想像不一樣的東西。為了練習把紙蓋在畫上,憑著底下透上來的線描,還因此得到假性近視,不想戴眼鏡的我有一陣子都不敢這樣描圖。後來喜歡上了漫畫,當時把我拉進漫畫世界的朋友,也在學畫漫畫,被她影響的關係,我開始朝漫畫的畫風學習。雖然說漫畫就是將現實中的線條簡單化,但還是很難。尤其剛開始什麼都不會,只能一直模仿別人的畫作,更加明顯的感覺出自己和那些真正會畫的人的差距。於是更加努力的練習,也參考許多不同的繪本和畫冊。有一次看到某本書上寫著「學畫的第一步就是模仿」時,突然覺得很感動,因為至少知道了自己至今為止所做的並不是白費,而是有許多人都有做過同樣的事。
升上國中後,認識了很多很厲害的人,剛開始只是互相交換彼此的畫來看,最後卻變成交換日記,一起討論喜歡的畫家和畫風,感覺那個時候在繪畫方面進步了好多,甚至後來還陪著同班同學從上屆學姊手中接下了漫畫研究社。因為是學生自創的社團,沒有老師會敎畫漫畫,必須要自己上課做講義,還得要出社刊好在社團展覽的時候用。大家為了做講義,翻了好幾本的漫畫教學書找出重點技巧;為了要敎怎麼上墨,去買了沾水筆和墨水試了好久才練得稍微熟練一點;為了做社刊,第一次自己想劇情畫出一篇漫畫,最後還印了出來。成品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,大家都興奮的不得了,小心翼翼的翻著那些已經可以稱為「書」而不是「一疊紙」的社刊,心裏還有點得意忘形的想,要在未來再做一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漫畫。
不過歷經了千辛萬苦做出來的社刊,和高中漫畫社的社刊相較之下,又顯得遜色許多,也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社刊露出許多缺失。才又驚覺,在我們之外還是有很多經驗老道的高手,不停的在為自己的想像努力。而我費心力竭畫出來的漫畫,也讓我再次覺得自己的畫功只是雕蟲小技,沒什麼好炫燿的。到了準備升高中的時候,有個管道叫甄選入學,透過術科測驗,讓擁有特殊技能的學生可以進入該校的技能班,美術班就是很多學校都有開設的。美術班的術科測驗要考的是繪畫的基礎技巧,素描、水彩、國畫、書法,從來沒上過什麼繪畫教學的我,即使想考美術班,也只能替班上要考美術班的同學加油。其實一直有自覺,自己對東西的觀察力很差,因為沒有訓練過,常常不是照比例在畫,而是靠直覺去畫,結果就是經常畫到快完才發現比例不正確,但是卻來不及改。因為這個原因,我和媽媽說想學畫。
在考完基測的暑假,到和朋友同一個畫室學素描。第一次畫就直接拿炭筆,非常不習慣,不小心用力過度就會在紙上留下擦不掉的痕跡,抹碳粉的時候也會讓手黑黑的全是碳筆的味道。不僅只如此,素描最重要的比例和明暗變化都要非常仔細的觀察,眼睛用的很吃力,整個右手臂也因為一直保持在水平的姿勢變得很酸痛,一堂三小時的課下來簡直就是筋疲力盡。但是看看自己用炭筆畫出來的,是一種和用鉛筆畫完全不同的感覺,雖然很粗糙,卻很有素描的感覺,那個時候就愛上用炭筆了。即使線條很粗,也可以用軟橡皮修飾,或者之後做明暗變化的時候把線抹進去、炭筆可以很快的把大範圍塗黑、碳粉一層層的堆疊會讓色調變的更深、因為做出明暗而呈現出物體的立體感、和最後畫出背景時像照片一樣的真實感、這些都是過去不知道的知識也不曾有的經驗。
終於確定自己是真的很喜歡畫畫,並不是因為會受到其他人讚美,也不是因為想找個特長來表示自己的獨特性,而是因為自己真的很喜歡才這麼做的。我能畫到什麼程度?這張白紙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畫?我不知道,但是沉醉在素描的愉悅裡,挑戰自己的極限。以後,也會繼續學習各種不同的畫畫技巧和表現方式,或許又會像素描那樣,一開始就陷入,但那也是很不錯的。待到哪天都很熟練的時候,會漸漸形成屬於我自己的風格。